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
在厦门市教育局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有温度的幸福教育,在育人之路上稳步前行。一年来,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在实干和创新中从容生长,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现就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创新党建学习模式。实施“全员共学”,建立“四学联动”,严格“三会一课”,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探索“党建+活动”“党建+师德师风”“党建+德育”等融合学习新模式。组织党员踏上红色之旅,到龙岩“古田会议”旧址,开展“学习古田会议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前往瑞金开启长征路,探寻先辈的奋斗足迹,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二是创建党员示范岗。积极推进“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良性互动机制,党员教师“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发挥在“双减”、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强化政治引领。我校通过定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使全体党员教师深刻领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四是丰富文体活动。围绕爱党爱国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开展“花街巡游”“我与祖国共成长”“我与国旗合影”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亲子马拉松、中秋博饼、女生节活动、校园健康跑团、趣味运动会、工会旅行等教职工活动;少先队、共青团在党总支领导下,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我为党旗增光彩”“学习宪法”等活动,举办“关注时事•胸怀天下”时政知识竞赛暨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启动仪式。
(二)坚持以“高质量育人”为发力点,促进学校新质发展。
一是聚焦课程全面落地,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各学部开齐开足各类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合理安排教师和编排各年级课程表。以保障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技术等课程的顺利开展,真正落实确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课务安排表”的核心地位。
二是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建立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保障各项教学活动正常规范开展。坚持“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管理”为一体的教学改进原则,高中部以“六步”教学法为依托,小学初中教研组深入开展“五五”从游课堂范式研究,探索指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互动式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三是聚焦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推进五育融合。我校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每个教研组每学期每年级至少开发一个项目,开展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实现五育融合。我校小学初中部与厦门大学哲学系携手联合开发儿童哲学课程,共建厦门大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儿童哲学教学科研基地学校。
持续以跨学科融合为重点,我校相继举行“我眼中的运河”“教室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少年法庭”“海沧桐花节”等主题实践活动,语文组书香校园戏剧节、英语组外语节、历史组“文物里的中国”、物理组科技节等活动。
我校定期邀请专家走进我校从容大课堂,课程内容覆盖文学、艺术、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省、市文联微信公众号多次报道我校“从容大课堂”“名家进校园”活动,该系列活动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反响。
四是常态精进的主题研修,聚力提师赋能。我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多措并举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着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彰显,众多教师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众多省市课题立项,教研硕果累累。
五是深度多维的家校共育,共享校园生活。加强家校合作,组织发动家长参加厦门工学院亲子马拉松。学校组织中秋•国庆双节嘉年华游园会、超级玛丽亲子运动会、六一活动周、“听见花开的声音”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深入校园生活。举行“大榕树家长课堂”,各学部发挥家长不同的职业优势,来园、来校开设科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让孩子们从更多元、更专业的角度看世界。家委会成立学生膳食委员会及爱心家长志愿服务队,设立护学岗,参加护学的家长超过280人次。开设“百家欣”家长学校,与厦门市妇联共同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邀请肖怡、汤小静等9位家庭教育专家入校为家长辅导答疑。
(三)坚持以“五育并举”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一是一体化德育多彩纷呈,目标连贯一以贯之。始终面向德育目标连贯性、分层性,着力建立全面、系统、连续、独特的K15德育教育体系。聚合全校之力常态化开展“五节五礼”(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外语节、艺术节、开学典礼、闭学仪式、成人礼、毕业礼)等具有附校特质的校园活动。
二是科艺双馨深耕厚植,特色项目熠熠生辉。
素养导向科创领航,各级竞赛屡创佳绩。8年来,我校科创教育喜讯不断,我校师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科创类奖项超350人次。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我校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我校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围绕第五届校园读书节,开展亲子诵读、绿坂诗会、童话作品创作、作家面对面等多样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阅读与写作展示提升的平台,建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2024年,我校获评“福建省阅读指导与推广先进案例学校”。我校屿思文学社以“推进校园阅读、繁荣校园写作”为宗旨,集刊物发行、文学交流、社会实践于一体,荣获“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团”。
书法美育深耕厚植,落实书法校队特长学生培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106名师生在第二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等众多比赛中获佳绩。
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开设轮滑、篮球、棒球特色体育普及课,开设攀树、击剑、高尔夫等体育社团。在厦门市第三届“嘉庚童玩节”暨闽南童玩大赛中,我校共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在2024年中国棒垒球青少年城市赛荣获双冠军。
三是向阳快乐成长,提升师生身心素养。学校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要阵地,以社团课为实践高地,精细打磨“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教育体系。开展上一堂“向阳生长”主题班会、办多场“心灵有约”心理讲座、看每月“快乐成长”专题影片、举行一次“了解心灵”游园活动、开一场“同伴心理”辅导培训、演一场“心理视角”情景剧、做一次“绿色卫士”公益活动、写一篇“节能环保”主题征文、玩一次幸福刮刮卡(含成长体验系列、轻松应考系列、珍爱惜福系列)......通过看得见、听得懂、悟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珍重生命、珍惜环境、珍爱生活,2024年我校被评为“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
(四)坚持以“平安校园”为中心点,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安全是校园工作的“第一准则”,学校全面落实“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通过“安全教育周”“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为师生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应急能力。学校建立了安全监控台账,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织密校园安全网,平安校园再提升,构筑“人防、物防、技防” 三位一体防护网;强化全体师生法治安全观念,将安全、法制、禁毒等纳入课程,邀请法官、社区、片区民警走入学校开讲座、做咨询,开展禁毒宣传、“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助力我校连续六年蝉联“5A平安校园”。
未来,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将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用宁静的心态、持久的韧性、脚踏实地的行动开展系统的、深度的校本性文化建设,以鼓励的学校文化和热腾腾的师者情感,帮助学生滋长内驱力,一起为实现“老师幸福、孩子开心、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美好愿景而砥砺奋进!
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