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中心> 特色课程

儿童哲思课||“两难”时的选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0 点击数:

儿童哲学是与儿童一起做的哲学,是需要培养学生终生可迁移的能力,特别是关怀、审辩、创造、合作、沟通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培养这方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人间四月的美景尽收眼底,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儿童哲学社团课程如同鲜花般精彩绽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睹四月份儿童哲学课程的精彩内容吧!

电车难题

“如果你的面前呈现了两个钱包,其中一个装有5元,一个装有1元,你会选择哪一个?”

在课程的第一个环节,教师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享。尽管从数值上来看,5元大于1元,但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全部都选择5元钱的钱包,因为他们认为钱不仅有面值还有收藏价值等附加值。

在第二个环节是进入到“电车难题”的思想实验中。

电车难题: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假设你驾驶一辆自己无法使其停下来的有轨电车,即将撞上前方轨道上的5个检修工人,他们根本来不及逃跑,除非你改变轨道,但是备用轨道上却有1个人,是否可以通过牺牲这一个人,而拯救另外5个人?

202406151142108715.Png

 

教师首先介绍了思想实验这种思考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师生从年龄大小、能力大小、亲疏远近;人数对比、熟知与否、品德好坏等方面不断反思“五个人的生命价值是否一定大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这一问题,并对“如何衡量人的价值”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对电车难题的变形——“胖子难题”进行探究。

胖子难题:假如你看见一辆已失去控制的有轨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电车所行驶的方向上有 5 位工人正在进行工程作业,如果电车按目前的轨道前行,这 5 位工人势必会被电车撞死,你的身边站着一个胖子,拯救这5个工人的办法是你可以猛地将身边这个人推下天桥以阻挡电车前行,然而这样就会牺牲这个人的生命。你怎么选?

 

202406151142108209.Png

 

在这一环节中,不少学生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同学们发现道德情境的细微变化会影响人的道德判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例如,“为什么没人尊重胖子本人的意愿呢?”“胖子也可以变瘦,不能因为他胖就牺牲他”“推胖子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对的,即使是为了救人”等等。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尝试在不同语境中去思考道德理由和做出道德判断,避免脱离语境的道德判断,同时尝试使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来思考哲学问题。

 

202406151142108983.Png

The Ceebie Stories:Friends

本节课是一节英语与儿童哲学融合课,由厦门大学博士生合斯来提任教。课程以“友谊”为主题展开。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都讨论了什么。

首先,为确保课堂的有序进行,教师介绍了以下两条规则:①在小组讨论中可以使用中文,但全班讨论时必须使用英语;②每组需选一名成员,负责记录组内讨论结果,并用英文向全班汇报。

在第二环节,学生首先运用给定的框架介绍自己的朋友以及为何与ta交朋友。随后,学习了描述朋友的单词,并根据提供的框架探讨“什么是好朋友的标准?”,以明确友谊的概念。

第三环节,学生观看一个关于能够感知并表达情感的机器人的视频,以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之后,学习故事中的新词,并在小组内共同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由于学生跨四年级至六年级,水平不均,高年级学生会引导低年级学生共读,老师也会适时辅助理解。

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围绕“Ceebie机器人能否成为真正的朋友?”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回顾在第二、第三环节中提出的朋友标准,并深入思考:即使机器人满足了所有成为朋友的标准,为何它仍不能被视为真正的朋友?

通过这次课程,师生共同澄清了友谊的概念,反思了朋友的标准,并最终认识到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随时间和共同经历而发展的情感纽带之上的,而不仅仅是基于利益关系。

202406151142107863.Png

七巧鱼

厦门大学南强儿童哲学中心的博士生林杰和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七巧鱼》这堂课。

七巧板这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源于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可以拼凑成各种复杂的图形和模式。传统上,七巧板不仅是儿童的玩具,也是成人用来锻炼思维和审美的工具。这种游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创造性和系统性思维,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探索复杂的构图可能性,展示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独到之处。

在本节儿童哲学课中,同学们将通过七巧板创造自己的“鱼”图案。通过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拼出各种形状的“鱼”,引导他们探索“普遍与特殊”“种类与个体”以及“柏拉图的理念论”等哲学思想。核心环节包括:使用最少的板块拼出鱼的形状,尝试使用所有板块创作鱼,以及在团队合作中创造一条大鱼。

使用七巧板作为教学媒介,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引导他们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促进语言表达和社交技能的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儿童学习到如何从抽象的概念中发散出具体的实物形象,同时也将理解到抽象的、固定的理想形态与具体的、多样的现实表现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儿童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挑战,也是一次深入浅出的哲学启蒙。

202406151142100980.Png

快乐机器

“什么是快乐?让你进入到快乐机器里,人生只有快乐,你愿意吗?”

在课程开始,学生们一起做奥尔夫的韵律操。这个游戏打开了学生的身体,同时引入了该堂课的主题。

接着,师生一起思考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例如,“每个人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取得同样的分数,有的同学能感觉到快乐,有的同学却觉得难过”“快乐是努力得到回应”“快乐是你得到比你预料到的东西更好的东西”等等。

随后,学生们一起讨论了孟子的“三种快乐”。教师引导学生与经典对话,有助于学生打开视野,与古人进行视域融合。学生大多都认同孟子的“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和“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但是对于“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例如,“优秀人才很多都很有个性,教育他们不一定会快乐,还可能会生气”“教育优秀的人才需要老师更加优秀,老师不一定会快乐”等等。学生们大多发现,这三种快乐所需要的努力程度不同,而且快乐与自身努力、他人、环境等其他因素相关。

最后是对快乐机器的讨论,你愿意进入到一个快乐机器里,让自己只体验到快乐吗?有的同学愿意进入快乐机器,因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乐。有的同学不愿意进入快乐机器,因为他们担心与亲人分离、与现实脱钩,而且快乐是有极限的,一直只有快乐的体验会觉得无聊。通过此次课程,师生共同反思了享乐主义,发现快乐可能不是人生唯一有价值的目标,并探究了人生的多重价值。

 

202406151142105286.Png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用画面感知,凭直觉思维,在整个心灵宇宙中漫游、飞翔,在儿童哲学社团的课程中,我们一起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观点,能引发他人的思考,值得认真聆听,值得自己和他人尊重和珍惜。

厦门大学哲学系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哲学系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主任曹剑波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另有特任副研究员两人、博士生三人、硕士生一人。中心长期致力于儿童哲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目前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儿童哲学的朱子蒙学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儿童哲学视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庄子》儿童哲学思想研究”等课题立项,发表儿童哲学相关论文多篇。在厦门、南京、成都、杭州、西安等地开展了儿童哲学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连续五年举办全球汉语儿童哲学公益暑期学校。2024年7月7日将在厦门大学举办首届“儿童哲学的中国话语”研讨会暨朱子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7月10-13日举办第六届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公益暑期学校。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