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室包班制”——扬帆起航,课程改革耀光芒

        “什么是包班制?”
        “课程融合到底是什么?跨学科整合的依据是什么呢?”
        “全课程是啥?全课程是各科课程的叠加?全科教师又要具备什么程度的高深知识呢?全科教师必须是各科皆通的通才吗?”
        “谁能说说课程超越课堂的详解?模块时间呢?”
        “课程空间,多元教室,会说话的墙壁这么酷!整个教室,整个校园,整个的大自然,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资源。好期待,可是没见过。”
        对于我们学校的大教室包班制,是不是有很多疑问呢?别着急,我们第一教学组的成员们为大家解惑来了。我们由组长卢秀梅(英语老师),英语老师廖丽娟,语文老师李想,数学老师陈旖旎,思品老师赖西如组成,经过这一学年的努力,下载查阅,整理归纳,梳理思考所有关于包班制,课程融合,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一、我校首现“大教室包班制”
        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参照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外先进的基础教育改革,结合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学校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实践,在我校小学一二年级全面启动以育人为导向的大教室包班制这一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何为包班制?
1.定义
        包班制即2位教师包下班级25个孩子的除专业性强的科目(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的其他所有学科教学,并互为助教。 以学科融合为脚手架,旨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探究性主题学习为抓手,以培养全人(全面发展的认)为目标,以课程超越课堂,不仅完成国家课程体系,而且帮助学生建立理想,系统,多元的知识体系,还会尽最大的努力关注孩子天性的展开以及在此过程中是否获得快乐的体验,这一全新的班级管理教育方式。
        包班制既是一种班级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过程。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教育方式。它继承了学前教育的教育和教养相结合的特征,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

  

2.特征
       ① 空间课程,多元教室
       首先,学校最大限度地让校园建筑和各种场地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物理空间都具有教育价值,突破教室和校园的围墙,让社区、大自然和各种场馆也成为学校“全课程”实施的场地。

       
  
 

        其次,功能分区的大教室,具有生命气息和成长性。学校把两间教室并作一间,一、二年级的教室空间达到120平米。在这样的教室里,不但实现了把更多的教育资源直接放到孩子身边的目标,而且让教室功能分区成为现实:活动区、休闲区、阅读区、观察区。这样的教室更像是一个集体大书房,四处贴满了各式可爱的卡通图案,也根据课程变化不断更换孩子的作品,教师外面的黏贴墙上,也都是孩子的作品,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收获快乐。教室里有衣柜,用来放学生的书包及书籍。学生的学习档案,固定用的学习工具,课外书也都有序地摆放在教室的一角。

        
       


        ②教学办公两相望,“模块时间”教师定
        在大教室后面,设有一个办公区,包班老师每天就在教室里和同学们相处一整天。老师这样跟学生零距离相处,亲和民主。老师把握了教学以及课间中的任何细节,提高了教学品质更能保证学生心理的归属感和安全教育。
              

      施行模块时间后,老师们的下课时间不再一样,一二年级不统一打下课铃。特别是以往学生集中下课后容易喧闹,现在则会专门给学生留出室外活动锻炼的时间,在平时上课的间隙,老师会自主安排课间休息,让学生安静地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③课程融合是核心,全科教师助其力,“全课程“—反转乏味课堂
        1)学科融合:即打破学科的界限,用一种整合的思路去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学科融合分为两种形式:A:学科间并行整合;B:学科间辅助合作整合。学科间并行整合是指在进行整合时,学科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进行整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内容同等重要。最常见的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学科知识内容。这样的整合更适合校本课程等没有必须要掌握的学科目标,B:学科间辅助合作整合:以一门学科为主,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渗透到,借用到主学科,为主学科服务。而其它学科的内容可以是本册内容,也可能不是本册内容,但学生是可以理解借鉴的,达到为主学科服务。例如一年级上册英语“That is my father.”,英语课上学习家庭称谓;语文课上感悟家是温馨的港湾,是爱的源泉;美术课画一幅幸福的全家福;音乐课跟随老师学唱关于family的歌曲。让学生立体感知家的概念,家的温暖。                 


包班小分队集体研讨

        2)全科教师:所谓的全科教师,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是指教师不仅会教自己所精通的学科,还会教别的学科。但这并不算真正的全科教师,并不是这个老师所有的课程都教,诸如语文教师也教品社,教科学。真正的全科教师是不考虑学科分类的,可以以某个主题作为学生们进行探索学习的目标,也可以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中心去扩展教学,可能涉及到语文,科学,音乐,也可能涉及到美术等等。全科教师主要是指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其关键之处是要求教师具备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跨学科或者是跨界、拥有全科教育的一种意识和能力。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显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一种条件关系,由初级向高级转化的关系,只有具备精通各学科教学的能力,才能在不考虑学科分类的情况下,综合性地考虑课程,做到有机融合。真正的全科教师显然是对欧美包班制下的全科教师的解释,欧美国家的包班制的课程是综合课程,任何一个课程都是一个学科领域,不会详细到哪类科目,每个课程都可能包括很多多元化的知识,可能涉及到语文,数学,音乐等,但不会细分为哪门学科,而是以一种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各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中国的教师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从我们大学的师范类教育到小学的教学都是以分科的形式进行,包班制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是起步阶段,还无法直接按照欧美的全科教师这样来定义,因为我们的课程体系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并不是综合课程,而是分学科教学。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做融合课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把各科目中能够融合的知识点实现学科间的整合,借助全科教师的力量实现有机地融合。如果全科教师精通所有学科或者至少几门学科,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一位老师或两位老师就能包班教学了。假设这位老师连精通2至3门学科都做不到,那么包班的教师需要几位才能完成各学科教学呢?这个问题还无法直接给出答复,因为其中涉及到教师课程时间的安排,可能要调课,或者挪课,才能完成融合课程。参考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实行包班的学校,绝大多数学校是小踏步走地包班,而不是直接大刀阔斧地改革,由1至2位老师包班。小踏步走的包班要做融合课程,必然涉及到各科老师的课程时间调配,这又会有许多的不便!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位老师做到精通几门学科,更能促进学科融合的开展。

             
会画画的英语老师


        3)全课程:全课程是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全人培养为目标,以探究主题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抓手,以跨学科整合为基本策略,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融合,面向与教学相关全部要素的综合性课程改革。简言之即以全面系统的形式了解事物,用几何关系表示传统的分科教学是一个点的学习,全课程却是以这个知识点为圆心所勾勒出的一个圆的全方位的认知,体验,和学习。全课程强化学科融合,将被割裂的学科打通,让深井连成汪洋;注重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寻常的校园生活充满惊喜和期盼。例如我们在一年级开展的“小小饺子,浓浓情意”的校本课,整堂课融合了饺子的文化起源,怎么包饺子,煮饺子,到最后再吃饺子,根据教学设计巧妙加入数学知识“加法减法的运用”和英语知识饺子的英语单词,用英语表达包饺子的步骤,吃饺子的feeling,围绕“饺子”主题,所有的课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孩子们不断拓宽着对“饺子”的理解,以一种综合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3.包班制的课程如何实施?
       我校采用分科教学与学科融合兼而有之的方式,即对于学科特征突出的知识采用分科教学,可以进行学科间统整的实施融合教学。这样的方式较为保守和谨慎,可以避免许多大踏步走的问题,又为我们学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平台。
三、对实施包班制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1.“优”
① 与学生的关系:

        1)有利于密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使师生能够深入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使班级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而发展儿童的情感因素,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2)有利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以开放的眼光认识世界,让孩子沿着“全人”的方向健康成长。

           

② 与教师的关系:
        1)有利于教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使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得更加灵活,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各门学科占用的时间。2)包班制的课程设置主要培养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方法,偏重整体教学,对包班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向多学科方向发展,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成长为“一专多能型”高素质新师资。
③ 与课程的关系:
        包班制促进课程融合。无论从时间的设置,教师的配备,以及课程的选择,包班制为我们提供了平台,让课程融合能够顺利开展。国外传统的包班制是综合课程,每一个课程就是一个学习项目,可以包括很多多元的知识,不需要老师特别地进行课程融合。而我们是要把分科教学有目的性地联系,整合,实现1+1>2,仅靠单科教师是不能完成的,需要几位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如果传统的分科教学,由于教师课程设置,课业分配时间迥异,要上一堂融合课,需要调课,调整本学科的内容,这些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包班制为我们提供了舞台,包班老师可以自主灵活地掌控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更好地实施跨学科整合,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
2.“忧”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探讨,得出一些结论,认为实行包班制这一班级管理教育方式,需要具备以下六点,才能真正地体现包班的优势。当然各地区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无论是否全部达到这些条件,先让这一模式开展下去,框架搭起来,后续再补充细节,使其枝繁叶茂。
        ①小班教学
        ②校园空间改革,多元教室(即课程空间)
        ③全科教师
        ④综合性的课程设置
        ⑤细致入微,全方位地关注每一个孩子
        ⑥变通的过程性评价机制,不以分数论的评价体系。
        纵观我校,120平,功能分区的大教室,每班限额25人的小班制,循循善诱,细心呵护,爱生如子的老师们,我们在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基本能做到。
对于第三点,全科教师,教师们普遍缺乏“全科型”的教学能力。包班的关键在于师资。包班制的教学管理方式要求教师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要知晓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但是,在现阶段,能教授多门学科知识,能随时变化多种角色状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包班制”的优势,必须加快培养能全面胜任小学包班制的全科型教师。源头还得从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开始改革,培养综合行教师。对于现任的在职教师,由于在本科阶段接受的分科教学,为了让教师更好的适应包班制教学,要增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们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机会,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使包班教师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分期分批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对于第四点,综合性的课程设置。目前,小学课程的编排以分科进行,这样的编排把综合的世界割裂成一门门的单独学科,严重影响了学生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方式。为切合学生实际,优化包班制教学,应以课程综合化作为突破口。我校实行分科教学与学科融合兼而有之的模式。我们只有通过学科融合补充分科制的不足。没办法让包班的每一节课都是综合课程,因为我们必须完成国家课程体系的部编本教材,这套教材是分科制的,每套教科书也是一套科学的体系存在,我们不可能也不现实把每一科目的每一课统整为融合课程,毕竟学科间有界限,有打破学科壁垒这一说。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尽量能够融合的就融合,也不能刻意为之,反而没有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没有综合课程,没办法充分体现包班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综合的认知观。同时,虽然低年级的课程比较容易,但各个课程之间还是存在差别,不一样的科目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就算教师们可以看明白几门课程的知识,然后去教学,但教师是不是都能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实施其他科目的教学,就不一定了。所以综合课程是实现包班的前提,如何设计这样的课程,怎样设计适合我国包班制的课程,由谁来开发,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第六点,变通的评价机制,我们目前完全不具备的这样的评价体系。实施“包班制”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地发展。而在目前的状况下,学生学习的评价还是以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记忆作为主要目的,体现不出包班的优越性。因为我国的教育制度以考试成绩为主,没有哪一所学校敢抛弃成绩,以优良或者过程性评价总结学生的表现。综合课程的模式无法满足现有的考试制度,现有的考试制度也无法体现综合课程的优势,所以陷入一种矛盾。
        忧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包班的教师任务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②采用包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在多个班中进行对比,不利于教师质量的提高。③学生容易发生由于不喜欢包班教师或不适应该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导致学生在该教师所教的多门学科中表现不佳的现象。
        无论是优还是忧,我们都愿意尽自己所能尝试着,也希望学校在相关给予我们支持,带领我们走出去,实地学习,更好地为我校服务。
四、我们的精彩大课堂
        我们包班小组经过长达四个星期的准备,在4月14日上午一,二节,一年一班教室开展了“踏春欢乐行”的主题日融合大课堂。我们创造性地把语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和英语课《They’re cows.》,数学课《分类,整理,与统计》,以及思品课《中国这么大,我们去看看》,以“踏春欢乐行”的主题,以英语课文中的人物Sam 和Daming贯穿始终,以每科20分钟的形式,有机整合,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多层次,综合,生动地理解,体验各学科知识,师生共筑快乐的踏春学习之旅。
       首先语文课,李想老师带领我们跟随书中的小朋友Daming和Sam一起领略北京和新疆的美好风光,进行我们的城市踏春之行。

  

        接下来英语课,我们的老朋友Sam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及英语廖老师去他爷爷的农场玩一玩,在老师的陪伴下,和农场动物亲密接触,同时学会了农场动物的英语单词和相关句型。渡过了愉悦的农场踏春之行。

  

然后数学课,在数学陈旖旎老师的协助下,我们一起帮助Sam的爷爷发现了许多农场里的数学奥秘。全班同学和Daming, Sam统计农场里的动物;打扫卫生时,给农场里的落叶分类,统计;最后再统计来农场参观的人们,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分别又是多少。在农场之行中还学到数学统计的相关知识,其乐融融。


      

最后思品课,赖西如老师用玩游戏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起去中国的广袤大地去感受春之气息。跟着Sam从他的家乡新疆天山出发,到了甘肃的月牙泉,了解了甘肃的沙漠之舟—骆驼的重要作用;再到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然后乘着火车来到美丽的青海湖,了解了青海湖的候鸟......


    
 

        在80分钟,我们跟着语文,英语,数学,思品老师不仅去了城市,也去了乡村,还学会了英语动物词汇和数学的统计知识。于学生,是一次有趣,新鲜,欢乐的体验;于老师,我们互为助教,一位老师上课时,其他老师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感受别样的课程,学科之间似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没有孤立的存在,我们相互携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们包班小分队

        我校的“大教室包班制”,无论从教室空间,老师,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如一缕缕春风,吹进老师,学生,家长的心田,必定为我们所有人带来全新的体验。

                                                 作者:卢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