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引自《谈谈青春期的认同转换――李孟潮》
青春期之前的潜伏期个体的认同模式以超我认同为主。但是到了青春期,原有的人格结构在生理变化的刺激和文化角色设定的双重作用下,必须发生很大的改变,要不然就无法成人。成人的标志便是形成稳定的同一性,也就是获得稳定的身份认同。青春期是一个寻找身份认同的时期。身份认同找到了,就是形成了凝固的、稳定的、有持续性的自我(self),有了身份感。(sense of identity)
1、这是一个儿童与成人过渡时期,其心理状态受到了生理成熟的重大影响。
2、俄狄浦斯情结被重新激活,这个时期集中体现了儿童发展的变迁。
3、总的趋势是行动胜过语言。也就是说使用付诸行动胜过口头交流。
4、自恋利比多增加——性冲动和攻击行为。
5、对父母的利比多灌注脱离,转换为对新客体的利比多灌注。
6、同伴小组在利比多灌注的脱离和转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转换的过程包括了人格的解构和重构,旧的认同被新的认同的替代。
7、青春期包括了对过去的客体以及童年的哀悼。
8、青春期也包括了认知的发展,尤其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Leao, 1986)
1、虽然青春期会有不少的家庭冲突,但是大部分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能够和社会及成人和平共处,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好宝宝”,但是不等于他们都要变成“问题青年”才是正常的。
2、放任不管型父母的孩子有更高的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和发病率,甚至有可能超过了专制型父母的孩子。
3、身份认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但不等于没有形成稳定的身份认同就是有问题的。
最早的身份认同当然是起源于和母亲的客体关系。如Grinberg等所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客体关系有三种联结形式,它们的相互配合决定了身份认同的形成。这三种联结形式是:
1、空间联结,包括了躯体自体在内的自体的各个部分之间要存在一定的空间排列顺序。这样一个人才能够分辨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
2、时间联结。沿着时间顺序的各个自体表象的排列。这样,人才能分辨什么是过去的我,什么是现在的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些人老是纠缠过去的事情,无法释怀,便是这方面的联结缺乏。
3、社会联结。能够意识到身份的内涵。这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适应功能。有些人格障碍患者,他的空间联结和时间联结都不错,可是没有社会联结,也还是不行。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共情功能,体验不到别人的感受,活在自己的时空中。Grinberg等认为, 这种联结是通过投射认同和内摄认同形成的。
青少年开始不让父母进入自己的房间,开始穿一些奇装异服,便是在形成新的空间联结;他们开始追逐时尚,对老套的和幼稚的文化嗤之以鼻,便是在转换时间联结;他们开始以来越喜欢和同龄人泡在一起,便是社会联结的转换。
这一切转换的目的就是形成新的自恋模式。Deutsch (1967)就提到,青春期的核心事件就是自恋的提高及其变迁。
三、青春期的自我理想更新与神经生理基础
Kohut的说法是,青春期的核心任务在于在自体重构中发挥好“理想”的作用。(Kohut,1972) 。虽然两个人说的问题本质上是差不多,但是我认为Kohut的提法还是深刻一些。因为自恋的问题最终还是落实到自我理想上。
其实青春期前不是没有自我理想,不过以前的自我理想需要在这个时候更新。
这个自我理想更新的过程有些类似于重复以前的那个自我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情绪便是抑郁和自恋性的暴怒。出现粘附认同、投射认同、超我认同等认同模式都会展现出来。
原来的无所不能的自体被激活,而同伴团伙这个时候起到了保护他的作用。同伴关系让原来的父母意象及其转换形式能够变成一种新的内化的理想形式,从而克服了对父母的失理想化带来的创伤。深化的同伴关系维持了自恋的平衡和自体的凝聚性。青春期会出现很多理想形式,它们最后整合形成自我理想。自我理想的功能就在于克服原来的自体客体带来的失望。
如果青少年在婴儿期出现了足够好的照料,或者在青春期出现了创伤事件,那么这种转换就是很难完成的。青春期的心理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成年。这些人(往往是人格障碍者)有很多特点,如病理性自恋,通过性行为和攻击行为来沟通(付诸行动),矛盾性、不稳定的关系等。
不难看出,这些特点和边缘人格是类似的,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边缘人格障碍者其实是比较温和的,比较好治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固着主要是在青春期,或者在青春期出现过“恰好”的客体,如同伴。其实这一类幸运的边缘人格者如果不经治疗,经历10多年后也可能自然缓解。
青春期为什么会出现对原有自我理想的失望?
这是因为青少年出现了认知功能的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形式运算思维等都特别发达。这让他们能够更加现实和成熟地看待父母,尤其是看到父母原来并不伟大,并不是无所不能,并不是永远正确。同时,他们开始不在把家里面的陈规旧例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而会认为这些规训其实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亘古不变的。
而在此之前,他们眼中的父母(自我理想)其实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自身的投射。这个时候他们的现实功能让他们对自我理想倍感失望。
为什么恰恰在这时候出现了认知功能的提升?
这是因为他们在大脑发生了一场革命。从童年中期到青春期,人的大脑重量增加了大概10%左右。但是,在某些大脑区域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主要是白质不断增加,灰质在减少,某些神经突触消失。尤其是在前额叶、顶叶、胼胝体。而额叶、胼胝体主要是和超我及自我的监督、压抑、自控、整合的功能有关,顶叶主要空间感有关。这意味着,青少年的大脑也在逐渐要形成一个新的自我和超我,以及新的心理空间。(伯克,2005)
现在人们认为这些大脑的改变和雄性激素对大脑的作用有关,但是显然仅仅雄性激素是不够解释这些变化的。
从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来看,青春期的冲突和大脑的变化是进化的产物。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有类似的冲突。正因为有了这些冲突,“青少年哺乳动物”才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阿什福德等,2005)
四、自我认同与学习的关系
从50年代起,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展开竞争。认知疗法和客体关系就是这两个学派相互投靠的产物。
在这场竞争中,认同和学习这两个术语的内涵混了起来。所以看那个时代的文献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疑问:到底认同和学习有什么不同。
它们的内在区别的就在于内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学习主要引起的是个体认知系统的表象结构的改变,学习也可以间接的影响到自我和超我功能的改变。而认同引起的是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Meissner,1973)
很多青少年来做治疗,大多数父母逼来的,逼来的原因大多是学习。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处理,不是治疗师一方努力就行的。要注意不要谴责社会。其实说穿了,所有形式的心理治疗都是维护社会现状的,维护意识形态的。其治愈标准就是让人适应社会,而不是谴责社会。理解了投射认同我们就知道很多问题其实大家都有责任。
不谴责教育体制,也有个更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教育体制也是一个客体,一个大客体,它可以象征父亲母亲,以及自我理想。我们一谴责,青少年就不认同这个客体了,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动力、融入社会的动力。现在很多青少年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学习方法――老师教了他们太多的学习方法,更不是他们学习能力不行――青少年的大脑是最适合学习的。
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学习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缺乏往往源自缺乏对成人的认同感。
有在青春期早期(12-14岁),青少年的自尊降到了最低。(Simmons , Rosenberg & Rosenberg,1973)接着会出现一个极为自恋的时期。这两种状态都说明了他们缺乏一个自信的自我表象,而这个自信的自我需要通过对成人的认同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