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
有趣的人读有趣的书,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春天。
春天是生命勃发的季节,在春天里阅读,也是一件别有仪式感的事情。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老师们都有哪些读书分享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叭~
阅读·分享·沉淀
读一本书,就像一缕阳光照亮自己的内心
Cassie老师
教育孩子,应该讲究“慢”艺术。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感受微风,听见鸟叫和虫鸣,还可以看到满天亮丽的星斗!
——读《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有感
Mia老师
我们从事的事业,无处不需要爱。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做一个教育者必须要永葆童心,小林先生做到了,小林先生想孩子所想,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说教,而是一种对孩子的深切关注,应该是一种洞察并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能力。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Mina老师
用心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当我们真正尊重孩子,去观察孩子的需要,给予支持给他们,相信我们和孩子都会很幸福,我也会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尊重孩子,自己的引导是否适合,是否能够帮助到孩子,这是一件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做。
——读《与我心灵共舞》有感
Winnie老师
尝试改变自己、修正自己。
通过目录理解到孩子最爱听的100句话,我发现里面有很多话,我也是经常对孩子们说,但是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细细读来思考,我发现,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当你的表达方式和时机不一样的话,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起到很好的作用。
——读《孩子最爱听的一百句话》有感
Amy老师
尊重孩子们的差异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孩子有美味的精神享受?”做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一本书,如品一盏香茗,余香满颊
Tammy老师
守望儿童世界
儿童是谁?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拥有不同的答案,家长认为儿童是他们的希望和寄托;老师认为儿童是他们教育和研究的对象;社会众人则认为儿童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在世俗的教育理念里,儿童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读《儿童立场》有感
Maggie老师
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无数人都有过的经历,当自己成人后,大部分的我们都需要背井离乡,为自己的生活打拼。但是不管如何,带着人生的期盼,我们还是会选择走出去,为家庭分担一部分压力,这就是生活。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Ruby老师
用希望和爱温暖“星星的孩子”。
全书由几十个关于不同的星星的孩子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充满的温情,触及我的心灵深处。它既是一个治疗手记,更是一本温暖的微疗愈。本书从行为治疗师的角度出发,通过真实的治疗案例,介绍了北美流行的自闭症强化行为干预训练方式。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更好的了解了如何与自闭症患儿相处。
——读《愿你拥有更好的人生》有感
Lynne老师
成为孩子们的玩伴
幼儿教师常常会问“我是谁?”,你不必疑惑自己是谁,你是幼儿善解人意的朋友,你是和幼儿打成一片的玩伴,你是幼儿默默无闻的支持者。当一名教师把这一系列的过程踏踏实实的做下来,养成习惯,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会特别显著。
——读《发现童心的秘密——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有感
Joy老师
帮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深深的觉得孩子需要不断的尝试,才能获得经验,自然成长。而我们成人需要不断的观察、思考、学习,才能跟上孩子的思维,读懂孩子语言和行为的背后真实意图。以后自己也将继续阅读更多的书籍,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孩子,从而帮助孩子成长。
——读《2-6岁,有趣的幼儿心理学》有感
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有不同的感悟
Lydia老师
“爱”究竟需要如何把握好度
认真阅读了《爱的教育》同样也会使我思考一些问题,在这现实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度?在生活当中又如何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爱?每天在我们身边的人有没有被忽略?每天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把握好“度”。
Leo老师
有时候“爱”常常被我们忽略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均选自读《爱的教育》有感
Eva老师
让我们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吸收性心智》这本书在于指导我们怎样避免成为孩子的障碍,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让我们知道儿童具有一种与成年人不同的心理发展机制,他们最初的发展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成人和所获得的知识之间是分离的,如同花瓶与水,两者并未混合在一起,而儿童所获得的知识却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就像盐溶入水中一样,这些印象进入儿童的心智中,成为儿童身体的一部分。
Kiki老师
孩子的眼睛是亮的,心是纯洁的。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我觉得用这首诗来描述我心中的“吸收性心智”再恰当不过了。
——均选自读《吸收性心智》有感
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也有不同的感悟
Shirley老师
“图式理论”为解读幼儿提供了一把钥匙
初次翻阅:难懂!理论性太强!快要读不下去了......书上说的“图式”是怎么回事呢?“图式”与孩子的思维有什么关系呢?
再次翻阅:逐渐理解书中提到的“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思维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阅读也总能让人产生疑问,读懂幼儿的思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了孩子的行为,却看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
——读《读懂儿童的思维》有感
Ines老师
及时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第一次泛读:习惯了看定义、总结的理论模式书让我想象这本书会解释定义什么是敏感期,什么年龄就会经历什么敏感期,会有什么具体表现,成人应按什么步骤来解决应付。
第二次精读: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其实儿童的敏感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小孩会有不同表现,出现的先后和表现程度也各自不同。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了重视儿童的敏感期对幼儿的成长异常关键。我也更加坚定,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们敏感期的发展。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阅读,
让人更有魅力,
让世界更加美好。
闲暇时光,
一本书、一盏灯、一道微光,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自然。
期待爱阅读、乐分享的你,
请给我们留言,
一起度过这个特别的春天。